简单记录NTP服务配置和自定义同步间隔

简单记录NTP服务配置和自定义同步间隔

前言有项目出现时间偏差过大导致数据库和服务之前出差,需要调整内部NTP服务器,此处仅记录NTP客户端同步和修改同步间隔时间

解决方案NTP客户端配置仅记录NTP客户端同步服务器,不记录服务端配置

修改yum源【本地源无需操作】wget -O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repo/Centos-7.repo

yum makecache #生成缓存

yum install ntp #安装ntp客户端

修改ntp.conf配置文件vim /etc/ntp.conf # 编辑ntp配置文件

# 允许来自本地网络的时间同步请求

restrict 127.0.0.1

restrict ::1

# 使用 NTP 服务器池

server 172.20.221.2 iburst # 修改NTP服务器地址

#server 1.centos.pool.ntp.org iburst

#server 2.centos.pool.ntp.org iburst

#server 3.centos.pool.ntp.org iburst

启动NTP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tpd # 重启NTP服务

systemctl enable ntpd # 自启动NTP服务

ntpq -p 查看NTP服务连接相关信息

remote refid st t when poll reach delay offset jitter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*iKuaiOS 1 u 9 64 377 0.736 -4.990 1.559

remote:响应这个请求的 NTP 服务器的名称。

refid:NTP 服务器使用的上一级 NTP 服务器。

st:remote 远程服务器的级别。服务器从高到低级别设定为1 - 16,为了减缓负荷和网络堵塞,原则上建议避免直接连接到级别为1的服务器。

t :u: unicast(单播), b: broadcast(广播), l: local(本地时钟)

when:上一次成功请求之后到现在的秒数。

poll:本地机和远程服务器多少时间进行一次同步(单位为秒)。初始运行 NTP 时,poll 值会比较小,和服务器同步的频率增加,建议尽快调整到正确的时间范围。调整之后,poll 值会逐渐增大,同步的频率也将会相应减小。

reach:八进制值,用来测试能否和服务器连接。每成功连接一次,reach 的值将会增加。

delay:从本地机发送同步要求到 NTP 服务器的 round trip time。

offset:主机通过 NTP 时钟同步与所同步时间源的时间偏移量,单位为毫秒(ms)。offset 越接近于0,主机和 NTP 服务器的时间越接近。

jitter:用来做统计的值。统计在特定连续的连接数里 offset 的分布情况。即 jitter 数值的绝对值越小,主机的时间就越精确。

remote状态标识详解:

空:表示没有远程通信的主机

x:已不再使用

-:已不再使用

#:良好的远程节点或服务器但是未被使用

+:良好的且优先使用的远程节点或服务器

*****:当前作为优先主同步对象的远程节点或服务器

o:PPS 节点 (当优先节点是有效时)。实际的系统同步是源于秒脉冲信号(pulse-per-second,PPS),可能通过PPS 时钟驱动或者通过内核接口

NTP同步间隔修改默认情况NTP 守护进程会每隔 64 秒检查一次时间同步状态,并尝试自动调整时间偏差

在 /etc/ntp.conf 中,可以使用 minpoll 和 maxpoll 选项来指定 NTP 守护进程的轮询间隔。 minpoll 和 maxpoll 选项的默认值分别为 6 和 10,这意味着 NTP 守护进程会每隔 64 秒(2 的 6 次方)到 17 分钟(2 的 10 次方)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一次时间同步

NTP 守护进程每隔 128 秒进行一次时间同步,则可以在 /etc/ntp.conf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:minpoll 7 #将轮询间隔设置为 128 秒(2 的 7 次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