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重庆市)巫山县概况

(重庆市)巫山县概况

重庆市巫山县情概览

一、建置沿革 巫山之名,最早见于《山海经?大荒西经》:“有灵山,巫咸、巫即、巫盼、巫彭、巫姑、巫真、巫礼、巫抵、巫谢、巫罗十巫,从此升降,百药爰在”。据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灵,巫也,以玉事神”。故推断认为灵山即巫山。上古唐尧时代,巫山以巫咸得名。明代杨慎在其《艺林伐山》中写道:“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,生为上公,死为贵神,封于是山,因以为名”。虞夏之时,巫山属荆、梁二州。巫山境域为倏氏部落。后随巫(溪)盐沿大宁河通长江外销,巫山百谷所聚,逐步形成巫臷小国,县境即是所属地。商代后期至西周初年,巫山为庸国之地。庸国是一个臣服于商王朝的较大的方国,其立国之地在今湖北省西北部与重庆巫山、巫溪接壤的竹溪、竹山一带。周宣王时代(公元前827年~前782年)熊挚之子建立夔子国(系楚国附属)。巫山曾一度成为夔子国的建都之地,后来为北面庸国所逼,才东迁秭归。从西周周宣王时代到春秋中叶,巫山地区一直属夔子国管辖。春秋战国时期(公元前634年),夔子国因不祭祀楚国的祖先祝融,楚王派令尹成得臣、司马子西灭夔,县境随之归楚。公元前611年,楚联合巴、秦,灭掉庸国以后,即在巫山设置巫郡,系楚国西陲门户。秦昭襄王三十年(公元前277年),秦国派蜀守张若伐楚,攻巫郡。又命白起突袭楚国郢都(今江陵),烧夷陵(今宜昌),截断楚国对巫郡援救,遂夺取巫郡及江南之地,置黔中郡,巫郡以县隶属秦国(治今大昌镇),后改属南郡。以巫名县,自此开始。东汉建安十五年(210年),刘备主荆州,改临江郡为宜都郡(治今宜昌市),析巫县置北井县,与巫县同属宜都。吴景帝永安三年(260年),分宜都郡置建平郡,郡治设在巫城。西晋泰始泰始五年(269年),分巫、秭归置建始、泰昌二县(一说晋初置泰昌),同时以巫、北井、泰昌、建始4县置建平都尉(治巫县)。咸宁元年(275年),改都尉为郡,于是吴、晋各有建平郡。太康元年(280年),吴亡,两建平郡合并,仍名建平郡(治巫城),巫县由大昌移治江岸,与郡合一。隋文帝改州、郡、县三级制为州、县二级制,以州统县。开皇三年(583年),罢建平郡,巫县直隶信州(治今奉节县),此时巫县加“山”字,巫山县名自此始。大昌仍置,余县皆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改隋巴东郡为信州;二年(619年),改信州为夔州,仍置总管府;贞观十四年(640年,改为夔州都督府;天宝元年(742年),易都督府为云安郡;乾元元年(758年),复为夔州。巫山县皆属。宋太祖开宝六年(973年),以夔州大昌县盐泉所建为大宁监(治今巫溪县);端拱元年(988年),大昌县自夔州改属大宁监。是时,巫山县隶属夔州路。嘉定八年(1215年),大昌县移治今大昌镇。元王朝废军、监制,改为州县,巫山县直属夔州路。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年),升大宁监为州,大昌县并入大宁州,亦属夔州路。明代废路改府,省州改县,巫山隶属夔州府。太祖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大昌县自大宁州析出复置。并于边地设当阳镇巡检司(治今当阳乡)。清初,袭明制。由于连年战争,大昌县因钱粮无几,县民寥寥,已不成治。康熙九年(1670年)八月,省大昌县并入巫山,隶属夔州府。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裁废道制,以府、州、厅直隶省政。民国2年(1913年),袁世凯为恢复帝制作准备,废省改道,以道统县,全川划为七道,巫山县隶属川东道(旋为东川道)。之后,军阀割据,道已名存实亡。民国24年(1935年),蒋介石主持川政,设四川省政府,推行行政督察区制,巫山县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万县专员公署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(1949年),四川划为四个行署区,巫山县隶属川东行署区万县专区。1953年,四川撤销行署区,成立四川省。1968年10月,改四川省万县专署为万县地区行署,巫山县随属。1997年6月,重庆直辖市挂牌成立,巫山县隶属至今。

二、地理位置 巫山县位于重庆直辖市的东部边缘,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。东邻湖北省巴东县,南接湖北省建始县,西抵重庆市奉节县,北依重庆市巫溪县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。全境幅员面积2958.21平方公里,跨越东经109°33′~110°11′、北纬30°45′~31°28′。

三、地质地貌 县境地处大巴山弧、渝东褶皱带、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,地质构造复杂。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。3个中山区与3个条状低山区相间排列,丘陵平坝散布其间。山势陡峭,群峰竞秀,溪河密布,侵蚀强烈,形成峡谷幽深,岩溶发育,中低山多,丘陵平坝少的地貌。县境最高点为大巴山南坡的太平山,海拔2680米;最低点为培石长江边,海拔175米。

四、山脉水系 县境系大巴山、巫山、七曜山三大山脉交接部。巫山山脉矗立东南,为川鄂界山;大巴山山脉亘峙北部,县境部分为其南坡;七曜山山脉横亘中部(长江北岸)。三大山脉在县境相会,构成“万峰磅礴一江通,锁钥荆襄气势雄,田野纵横千嶂里,人烟错杂半山中”的地貌景观。山地总面积97%以上,其中,中山约60%、低山约36%、丘陵平坝4%。县河流,统属长江水系。长江自西向东,横切县境中部,支流发育。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条,54条溪流呈树枝状遍布全境。全县水域总面积88.28平方公里,占幅员面积2.98%。河流径流总量67.75亿立方米,其中,县内径流总量19.97亿立方米,按流域平差改正和粗略还原计算后的天然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20.43亿立方米。

五、气候特点 巫山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区,境内春天气候回春早,但不稳定,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;夏季长,气温高,降水多而集中,常有暴雨,间有洪涝,且多伏旱;秋季气温下降快,常阴雨绵绵;冬季短,气候温和而少霜雪。全年一般春季74天,夏季138天,秋季76天,冬季77天;无霜期305天。具有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特征。境内气候要素水平差异小,低山河谷地域年均气温,自东向西,自南向北每距100米,温差在0.0014℃以内。垂直差异十分明显。海拔每增高100米,年均气温递减0.66℃,年降水量递增55毫米,≥10℃积温递减237℃,无霜期递减10天左右,构成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。

六、自然资源 巫山县因其独特的群峰连绵,高山峡谷的自然、地理环境,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。植物。巫山县有植物为生产利用者近1000个品种。粮食作物以玉米、洋芋、红苕为主;食用油料以芝麻、油菜为主;蔬菜以叶菜、瓜类、豆类为主;绿肥以豆类为主;木本油料以木卷子、油桐为主;林木以松、柏、落叶栎、红桦为主;水果类以李子、柑橘、梨、桃、杏、柿、枣为主;药材以黄连、党参、银花、淫羊藿、牛膝、桔梗、杜仲、原朴、贝母、独活、天麻为主;野生饲草以禾本科、豆科、菊科为主。野生动物。巫山县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:金丝猴、鬣羚、牛羚、白唇鹿;国家二类保护动物:鸳鸯、大鲵、红腹角雉、白尾梢虹雉、绿尾虹雉;国家三类保护动物:猕猴、穿山甲、水獭、大灵猫、小灵猫、猞猁、獐、马鹿、斑羚、白冠长毛雉、红腹锦鸡。土壤、矿藏。全县土壤有7个土类,以水稻土、潮土、紫色土、黄壤土、石灰岩土、山地黄棕壤土、山地棕壤为主。已发现矿产有煤、石灰石、磷、铁、铜。其中煤炭分布广泛,储量1.5亿吨,煤质为低硫低灰和中硫中灰无烟煤;石灰石分布极为广泛,约占全县幅员面积60%,总储量1亿吨,均符合水泥生产工艺要求。

七、政区人口 2018年末,全县户籍人口63.49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0.2万人。年末常住人口44.68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0.15万人。城镇常住人口18.50万人,城镇化率41.41%,比上年提高1.51个百分点。全年出生人口6682人,出生率为10.52‰;死亡4975人,死亡率为7.84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.69‰。全县户籍人口性别比(女性为100)为110.3,新生婴儿性别比为107.5。

八、旅游资源 巫山旅游资源丰富。可观“一江碧水,两岸青山,三峡红叶,四季云雨,千年古镇,万年文明”,长江三峡、小三峡、小小三峡驰名中外,巫山红叶、神女峰、大昌古镇等享誉全国;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,是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”、“中国优秀旅游名县”,目前正全力打造神女景区5A级景区和一批4A、3A级景区。此外,境内还有石柱沟、神女庙、高唐观、文峰观等景区景点。

九、文物古迹 巫山县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。龙骨坡古人类化石遗址,1984年7月4日,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一行7人,到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洞侧的裂隙地进行考察发掘。经过一年考察、3年发掘的野外工作,获得巨猿齿化石。次年继续发掘,得到人化石材料,专家称“巫山人化石”。人化石材料包括2个乳门齿、1个刚萌出的恒门齿,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颌骨。根据对人化石的层位进行古地磁鉴定,其年代距今201~204万年,系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化石。大溪文化遗址,位于瞿塘峡东口长江南岸,距县城45公里,面积1.5万平方米。1958年、1975年、1976年三次发掘,清理墓葬208座,出土文物1700多件,为新石器时代遗址。悬棺,县境大宁河、曲尺乡天子庙绝壁均有悬棺。其中龙门峡、巴雾峡、滴翠峡、天子庙岩壁各1具;马渡河上行里许1具,似船形。经鉴定,为西汉之物。大宁河古栈道,由龙门峡起沿大宁河西岸绝壁北上,均匀排列石方孔,一般距水面20米左右,孔距1米余,孔深约50厘米,20厘米见方,保持一定水平线,多数地段上下两排,呈“品”字形,至大宁盐厂共有石孔6888个。其工程之艰,规模之宏,胜于剑阁古栈道。大昌古城,南北街尚存,3座城门均用长0.8米、厚0.3米石条砌成,基本完整。山墙多用梯级式,高出层面,顶端用砖作简单线条,呈人字线,并施以小青瓦,瓦脊饰以泥塑莺萝或几何线条,江浙建筑风格浓郁。建筑群以温家大院为典型,建于清初,坐西朝东,建筑面积320平方米。三峡库区三期水位蓄水,古城搬迁到新城西包岭。

十、土特产品 巫山的土特产品有天麻、庙党、脆李、柑橘、烤烟、核桃、花椒、独活、淫羊藿、北岸连、茶叶、雪枣、水口面、七星椒、白山羊等。

(重庆市)巫山县概况-地理条件、地质地貌、气象水文、地形图水系图

巫山县_2021年10月大牛工程师